"拉面哥"爆红网红疯涌进村 当地连夜修6个停车场

2月24日,一个肤色黝黑、老实憨厚、名叫程运付的山东汉子,突然出现在无数网友的手机屏幕上。他一边拉着拉面,一边憨厚地笑着介绍:自己的拉面15年来只卖3元一碗,而且份量要足。因为面贵了老百姓吃不起,面少了老百姓吃不饱。他还说:“来了山东就是一家人”“我把人情看得比钱重”。

拉面哥在集市拉面被众人围观拍摄

无数网友为他的淳朴和善良感动,以正能量之名将他送上热搜,并亲切地称他为“拉面哥”。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谁也没想到。

人气高涨之后,拉面哥连续霸占抖音热搜榜10天以上。他家门口被各路直播网红围堵。更有甚者,为了抢占有利的直播位置,在他家门口搭帐篷、飞无人机、甚至飞滑翔伞。

村里拉出横幅欢迎游客

因为拉面哥人气暴涨,这短短2公里的路途中,村里连夜新修了6个临时停车场,目前正在将乡间小道用水泥加宽。每走几步,就能看到沿街横幅写着的“拉面哥欢迎你”,也有毛笔字写的“拉面哥欢迎四方朋友做客山东”,甚至还有粉丝送的蓝色垃圾桶摆在路边,上面印着告白“我喜欢你,拉面哥”。

因来往的人太多,本在家带孩子的村民崔女士,干脆开着家里的三轮车送起了游客。“过去一个星期,每天早上10点到晚上八、九点送客,估计有四五千人来来去去。”崔女士说。

路边一个白色集装箱本是村委会设置的疫情防控指挥部,村里的工作人员一边维持着秩序,一边招呼着过往行人喝热茶、吃水果。抖音上,工作人员招呼大家喝茶的可爱模样获得了上百万点赞。

离拉面哥家越近,摊位越是密集。程运付家位于小山丘的半山腰,从山脚到半山腰,密布着烧烤、羊肉汤、烧饼等食品摊,也有套圈、射击等娱乐活动。

拉面哥的手

年近40的村民蒋先生前天开始在拉面哥家旁摆摊卖烧饼,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以前赶集一整天才卖出1000多块钱的烧饼,来拉面哥家旁边大半天就能卖出1000多块钱。“希望拉面哥能一直红下去。”

最热闹的自然还是拉面哥家门口,这个农家小院成为最近一周舆论漩涡的中心。每天早上7点多到晚上10点多,各路主播在这里轮番登场。

因为直播太多导致网速变慢,中国移动甚至特地开来两辆信号车,来加强该地的信号。

拉面哥在家中接受采访

为了尽量满足粉丝见面的心愿,程运付每过一个小时就会出门向大家表示感谢或者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不赶集的日子,他还会在门口拉一会儿拉面,仍是3块钱一碗。

不过,即便是这样,仍不能满足大家与他交流的欲望。间或,还有人趴在墙边朝房里喊话:“拉面哥哥,我喜欢你”“拉面哥哥,你不帮我介绍对象我就不走。”也有粉丝不远万里赶来送来拉面哥的雕塑、告白旗帜,甚至拉拉面的桌子。

就是来涨粉的

“我从济南来直播就是来涨粉的,我对拉面哥的精神没啥信仰,也不是来吃拉面的。”3月5日晚,穿红色长袍、顶着绿色假发的直播博主“七叶子”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奇装异服的抖音博主

七叶子本名杨希团,为了吸引眼球,他特地取了个名字叫“七叶子”。他说,在方言里,七叶子是二货的意思。他把“七叶子”的名字和抖音号,写在胸前的纸牌上,让大家方便辨识搜索。

杨希团今年38岁,去年做生意破产后,在家研究直播研究了大半年。为了吸引眼球,这次特地从淘宝上购买了红袍、绿发,为的就是吸引注意力。这次在拉面哥身边开直播,让他3天内粉丝从0涨到过千。“按照现在的粉丝量,每天靠打赏能挣几百块。明天我的绿帽子就会到,应该会在现场能吸引更多注意。”“七叶子”说。

“七叶子”认为自己虽然穿着奇装异服,但并没有打扰到拉面哥本人的生活。他说,如果没了博主的关注,拉面哥的热度也不会上升这么快。不过为了避开平台管制,他在直播的时候特地将“拉面哥”简称为“面哥”。

为了管理直播乱象,平台方也出手进行了多种规范管控。2月28日,抖音发布了《抖音打击蹭热点、过度消费当事人内容公告》。《公告》称山东“拉面哥”走红后,有用户专门跑到当地合影、拍摄视频或进行直播,严重干扰了他的正常生活。2020年2月26日—2月28日,抖音对相关内容进行打击处理,共处置直播间52个,处置冒充“拉面哥”账号202个。

多位直播博主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最近几天不管是抖音还是快手,都对在拉面哥家口直播的账号进行了限流。

从东北赶来直播拉面哥的小彦,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3月2日自己从东北赶来拍快手,结果在拉面哥家门口直播时账号被封了,他只好启用小号。记者看到,仅凭拍摄拉面哥拉面和梁邱镇的见闻,他仍在2天内涨粉1000多。

爆红密码

有人至今不理解拉面哥的爆红。对此,最初将拉面哥拍红的抖音博主彭佳佳和她背后的团队给出了自己的说法。

2月22日午间,抖音号“萧县彭佳佳”发布了两条拍摄拉面哥的抖音视频。2月24日,这两条视频就冲上了抖音热搜榜前三,点击量超过2亿。这个此前只有五、六万粉丝的账号两天之内增加粉丝超过50万。目前,这个账号的粉丝量已经超过80万。

彭佳佳今年刚刚21岁,这个高个子的圆脸女孩刚刚做抖音视频仅半年时间。她所在的内容团队一共4个人,负责人是91年的黄天。

直播博主一边吃拉面一边直播

“增粉50万意味着一年可以轻松增收20万元左右,如果运营得好,增收百万元也是可能的。”黄天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不过,因为不想过度消费他。我们一直没有通过和他的关系开直播,还是只发布视频作品。”

拍摄拉面哥正是黄天的主意。黄天介绍,他和彭佳佳都是安徽萧县人。在拍摄拉面哥之前,团队主要在家乡萧县拍摄探店视频,希望能推广家乡美食。不过随着萧县可拍摄的素材越来越少,团队开始从附近的区域寻找题材。在寻找拍摄素材的过程中,已经被拍客拍过的拉面哥进入黄天的视线。

“拉面便宜、人实在,这就是拉面哥最大的特点。”黄天说,“还有他说话的语调,这都是我认为他身上可拍的点。”

为了突出程运付最自然的一面,黄天在来拍摄的前一晚就已经打电话给程运付沟通第二天的拍摄时间和内容。2月22日清晨5点半,黄天和彭佳佳就已经在集市等待程运付出摊。

“见到他之后,我们先跟他闲聊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才开始拍摄。视频里他说的话其实只是我们问的20个问题中,他回答的几句话。”黄天说。

“中国当然也有别的好人好事,但是你要记住这是在农村。拉面哥生于最底层的农村,为人朴实善良。在农村大集的烟火中坚持煮了15年3块一碗的拉面,还不在乎钱。这些元素集合在一起(电视剧)就是他走红的原因。”黄天说。

现在,黄天团队最后悔的是没在拉面哥走红之前签下他,又担心下一步拉面哥的视频内容如果不能持续推陈出新,这个品牌不久就会销声匿迹。

留住热度

程运付今年42岁,15年来,他的拉面都是3块钱一碗。因拉面始终没有涨价,体力有限再多拉拉面也拉不动,走红之后,程运付的收入高了一点,但也没高很多。倒是他所在的村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方便接待络绎不绝的游客和主播,拉面哥所在的马蹄河村连夜修起了6个新的停车场、还组织志愿者来清理周边环境、拓宽乡间道路,试图将拉面哥带来的热度转化为全村的财富。

拉面哥所在村庄连夜修出免费停车场

3月5日,程运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在逐渐适应和网红共生的日常。“他们早上六七点开始直播,晚上10点多也就结束了。我也理解他们,跟我拉拉面一样,他们也是为了生活。他们直播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程运付说。

不仅开始理解、宽容网红直播,程运付还开始思考如何发挥拉面哥的影响力。虽然不知道现在的人气能持续多久、如何持续,但程运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如果可以,他想一直红下去,红到将朴实、勤恳的沂蒙精神发扬光大,红到马蹄河村的村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马蹄河村群村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3月6日,马蹄河村村长李维明告诉记者,过去10天来,村委会全部6名工作人员再加上动员的志愿者共30人,一直在为拉面哥的走红做服务工作。

“过去我下午四、五点就下班了。过去一段时间不仅没假期,每天下班已经晚上11点了。但村里有发展的机遇,我们都很高兴。”李维明笑着说。

早在程运付走红前,李维明就对这个村里精瘦的汉子印象深刻。李维明记得,春节前,面粉和鸡蛋都涨了价。别人的拉面都涨价,就他不涨,拉面还是3元一碗,鸡蛋还是1元1个。拉面哥走红后,他也时常和程运付聊天开导他,“我跟他说,你红了之后不能像个新娶的媳妇儿一样躲在家里不见人,还是要出来拉拉面。人家大老远来也就是为了见你一面。”

李维明介绍,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来村里谈合作,但村里都比较谨慎。不过也有谈成的,在接受记者采访前,李维明刚刚陪一家深圳来的公司考察村后的老虎山,“那里风景好,他们想开发做旅游,现在已经租了3个村民的房子做农家乐,明天他们还会投放观光车,免费接送去拉面哥家的游客。”李维明说。

对于如何留住拉面哥的人气,李维明也在和程运付商量。“他可能会在村里开一家拉面馆,拉面馆门口建个小广场。以后游客们来了既能吃拉面又能在附近游玩,这是目前看来比较好的方案。”李维明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